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龙江团龙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查看: 1750|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中国再也不怕“鸦片战争”了

[复制链接]

尚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2-30 16:56: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文/薏怠   12月29日,什肯·阿克毛在乌鲁木齐被注射执行死刑。英国首相布朗发表声明称,对阿克毛被处决表示“震惊”和“失望”。此前,BBC称,在过去6个月内,英国政府曾就阿克毛的桉件同中国进行了10次交涉,但中国拒绝了所有关于免除他死刑的呼吁。2007年9月12日凌晨,什肯·阿克毛(英文名AKMALSHAIKH,英国籍)从塔吉克斯坦杜尚别携带4030克*********乘坐国际航班抵达中国乌鲁木齐国际机场。入境时,海关安检人员从阿克毛手提行李箱夹层内查获其携带的*********,经鉴定,纯度为84.2%。   一个英国人到中国,触犯了中国的法律,当中国要依法处理他的时候,他的家人坐不住了,从人道主义的角度,可以理解。然而,英国舆论和英国政府,也动起来,美其名曰营救英国公民,却实质是打着人权的幌子在干预中国的内政和司法。英国的不明智在于,也不看看如今到了什么时代。   民主和法治是当今世界潮流,不假。中国也正在融入这个潮流。但是,中国的融入是中国的融入,大国崛起,并非什么都还得再看英国的眼色。英国“日不落帝国”,落了。   英国要求中国放人,打出“人权牌”、“司法独立牌”、“三权分立牌”,等等。一方面,造声势,媒体大肆渲染,这也是他们的一贯伎俩;另一方面,官员直接冲,大使、外交大臣、首相,都不管自己的尊严了,语无伦次,乱说一气。目的就是,抢时间,放烟幕,施压力,能把人救下把人救下。其实,他们这样做,从一开始就心里没有底,摸不准中国究竟买账不买账,只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所以,当中国不理的时候,英国只剩一声叹息,而不敢和中国拉别的硬,更不敢再发动鸦片战争。   英国这样做,还有一个悖论就是,也不是中国按照他们的意思放人了或者减刑了,他们就改为对中国满意了。事实恰恰相反,若真听从了他们,他们会又有新的话说,照样说中国的人权这不好那不好,司法不独立,三权不分立,等等。   一百六十九年前的今天,大英帝国称霸世界,耀武扬威。那时,英国正发动着对中国的鸦片战争,不但向中国大量地贩毒而且中国不接受还打。英国是现代民主的肇始国,又最先通过工业革命进入文明时代。可是,文明的英国向中国贩毒,也武力打了中国,这证明了英国的价值观是一个悖论。在文明面前,英国真正讲的,是实力和力量。   中国1997年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有合同在先,但更主要靠的也是实力和力量。中国没有独立、实力和力量,英国不会归还香港。如果英国真讲道义,当年也就不会向中国贩毒,打中国,侵占香港了。   中国人终于可以说“你敢来犯,保你有来无回,并可以追到你老家揍你”了,所以英国首相眼睁睁地看着英国毒贩在中国完蛋后只剩一声叹息,我看着英国首相的无奈样却很舒坦。   中国到了再也不怕任何国家发动“鸦片战争”的时代。

尚未签到

2#
 楼主| 发表于 2009-12-30 16:58:23 | 只看该作者
中国处死阿克毛 英媒叫嚣对中使用"炮舰外交"  据12月30日出版的《环球时报》报道 29日早些时候,引发中英外交摩擦的英国毒贩阿克毛在新疆被执行死刑,英方对中国的舆论攻击随即达到高潮。英国BBC等媒体突出宣扬中国处死了一名“被认为患有精神病的英籍犯人”,再加上阿克毛亲属在中国驻英使馆外的哭诉,这些人及英国政府共同制造的大合唱在国际舆论中明显压过了中方的声音,再次制造出中国“专制”、“无情”的形象。   英国《独立报》29日宣称“严酷的审判表明中国对民主价值的漠视”,并称阿克毛虽罪行严重但“情有可原”,处死他将成为“中国名声可怕的污点”。更刺耳的指责来自英国《每日电讯报》网站,该报编辑皮策尔29日撰文警告中国“必须宽恕阿克毛”,“否则将面临严重后果”。皮策尔称,英国政府必须“对中国野蛮的司法施加影响”,“我们已经很久没有使用过舰炮外交,但如果中国执意处死阿克毛,欧盟必须用最强烈的言辞谴责中国,并且对中国实施贸易制裁,只有那样才对中国有杀伤力,直至中国的司法符合欧盟的评判标准”。   29日,《环球时报》记者在法国、德国新闻网站上都看到有一些网友留言鼓动本国政府制裁中国,甚至“从世贸组织开除中国”。反倒是有不少英国网友支持处决阿克毛。就在英国《独立报》29日指责中国的文章下,有英国网友称,“这篇评论是将自己观点置于他人之上的典型代表,与几年前一名澳大利亚人在新加坡因贩毒被绞死时媒体表现出的歇斯底里非常相似,而普通人的看法是,如果你运毒品到其他国家,你就是在给自己戴手铐”。   《环球时报》记者29日在伦敦走访了十多位不同年龄的英国人,近半数人认为,无论犯多大的错,死刑还是让人感到有些残忍。但英国评论家里奥认为,正是因为中国对毒贩处以极刑,才使中国毒品问题远没有英国严重。29日里奥在英国《每日邮报》发表题为“对不起,我不愿加入这场痛哭,海洛因贩子本就该死”的文章,批评参与这场“精心策划的哀号”的英国政客和城市精英是一群把毒品看做时尚习惯而非严重罪行的伪善者。他表示,4公斤海洛因在中国足以毒死2.7万人,以精神病为借口为阿克毛开脱不仅荒谬,而且是英国惯用的招数。

尚未签到

3#
发表于 2010-1-14 18:01:58 | 只看该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黑公网安备 23022102000017号|龙江县团龙信息生活网 ( 黑ICP备16005063号-1 )  

GMT+8, 2025-5-8 02:01 , Processed in 0.078531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