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独生夫妻曝伦理危机:子女不知舅舅姑姑
专家称夫妇一方为独生子女者 可以生二胎另据广州日报报道,专家发文建议夫妇一方为独生子女者,允许生育两个孩子,对于父母家庭养老和改变家庭人口年龄结构具重要意义。
《人民日报》理论版头条发表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全国社科规划人口学科组长、国家人口计生委专家委员田雪原的长篇文章:新中国人口政策回顾与展望。文章建议,就人口数量控制而言,可考虑三种政策选择。其一,全国不分城乡,夫妇双方均为独生子女者,一律允许生育两个孩子。这一条现在即可实施。
其二,夫妇一方为独生子女者,允许生育两个孩子,农村现在可以实施,城镇可从“十二五”开始实施。在农村,由于独生子女率较低,“一独生二”影响有限;在城镇,由于独生子女率普遍很高,夫妇一方为独生子女者比例不会很高。
其三,在有效制止三孩及以上多孩生育条件下,农村可普遍允许生育两个孩子。目前,农村实际的总和生育率仍在2.0上下,实行“限三生二”政策,生育率可大体维持在目前的水平,不会造成大幅度反弹,也不会影响2030年人口零增长目标的实现。
据河南商报讯 昨天,商报刊发“只生一个好,可不可以变变了”一稿后,引起社会各界热议。
此建议得到全国政协委员的认同,建议对于城市“双独”家庭,应考虑适度放开生二胎。
独生子女家庭父母的养老问题,也引起了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的关注。
目前,城市里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从国家提倡“只生一个孩子”开始,已经30年过去了。第一批独生子女已经步入婚姻,开始面对父母的养老问题。
“一对独生子女夫妻要养4个老人,1个孩子,压力大,负担重。”全国政协委员王超斌认为,“421”家庭结构模式是一种畸形结构,人口老龄化已成为中国需要直面的一大难题。
在全国其他省市,如果夫妻双方都是独生子女,可以生二胎,但在河南这个政策一直没放开。王超斌认为,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是个好政策,但在城市教育、卫生等社会基础设施能跟得上的情况下,也可考虑适当放开二胎政策,以减轻城市独生子女养老的压力。
国家人口发展研究战略课题组2007年初公布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我国目前的独生子女总数累计已达1亿,男女性别比例已达120.5∶100,严重失衡,而西方发达国家的平均值则是105∶100。很多专家预测,如果不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生育率下降、性别比例失衡、社会老龄化加剧等问题,将在未来几年与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对撞”。
“比如说七朝古都开封市,2009年65岁以上人口占该市总人口的比例已达7.9%,而判定人口老龄化的标志比例是7%。”董广安说,“‘未富先老’的人口结构,不仅成了制约地方经济发展的瓶颈,而且由此带来了‘老人无养’等社会问题。”
“我们的父辈可能还有个表弟、堂妹之类的亲戚,遇到困难还可以互相帮扶一下,而当我们这些‘80后’、‘90后’老的时候,一旦有个头疼脑热的话,身边可能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悲剧啊!”网友sungq2007在网上留言道。
《洛杉矶时报》去年9月曾撰文指出,家庭养老一直是中国养老的主要方式。然而,独生子女政策造就的“421”式家庭结构,注定了这种方式将难以为继,老龄化正在威胁着中国财富。
“‘80后’们结婚后,两个人要赡养4个老人,而他们自己的孩子则要一个人赡养六个老人,另外还要面临职场和社会等其他压力。”尹志国表示。
今年准备结婚的小吴告诉记者,前两天去岳父母家的时候,女朋友坚持说,除夕夜一定要在她父母家过。“你说同样都有父母,而且都是‘空巢老人’,为什么不去我父母家过?真郁闷,要是我或她再有个兄弟姐妹就好了!”小吴说。
“放宽计生政策后,这些问题都将不同程度地得到一些缓解。”尹志国代表说,“而且上海等地的先例证明,适度放宽政策,不会造成短期内区域人口剧增。”
北京市人口计生委副主任彭彧华透露,目前计生部门正在进行适度放宽独生子女准生“门槛”的调研。生二胎的条件有望放宽,夫妻单方独生子女或将纳入准许范围。此外,北京市有望取消妇女生育两胎须间隔4年的规定。
北京人口每年约增62万
北京市人口计生委副主任彭彧华昨日介绍,目前北京市人口统计数据为1695万,每年还以62万-63万的速度增长。此前,北京市曾进行过一个人口容量规划,1800万的数字将很快被突破。“因此看来,计划生育作为基本国策,还是应该坚持的。”
但同时,彭彧华称,民间有关“放开独生子女政策”的呼声日渐提高。她介绍,北京市按照国家政策,现已调宽生二胎的准入门槛。如夫妻双方都是独生子女的“双独”家庭准许生第二胎;再婚家庭夫妻一方无子女,也可再生育;独生子女夭亡家庭、头胎为残疾人无劳动能力家庭亦可生二胎。
对于符合政策的二胎生育者,目前北京市设置了为期4年的“生育间隔”。彭彧华介绍,北京市正在考虑适时将这一间隔期取消,但具体何时实施尚未确定。“应该让育龄妇女自己决定什么时候再生育。”她说,目前全国已有11个省市取消生育间隔期。
育龄妇女生育率现负增长
彭彧华透露,对于夫妻单方是独生子女的“单独”情况,将来有望也被纳入准许生育二胎的范围内。对此,全国目前正在分省市调研。北京计生部门也正在通过座谈、报告等形式,评估该政策可行性。“个人认为,针对新时期人口多元化的现实,应该制订‘更新版’的计生政策,调控人口数量、素质、结构等。”
计划生育政策作为基本国策迄今已实施30年。昨日,彭彧华表示,北京户籍人口每年约增6万至7万新生儿,其中98%符合计生政策。近年来,北京户籍人口中的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持续走低,出现了负增长现象。
她解释称,按照人类保持平稳更替水平的要求,一育龄妇女应生育2.1个孩子。对于这一数据,目前全国平均值是1.8,而北京仅为1。
专家称夫妇一方为独生子女者 可以生二胎
另据广州日报报道,专家发文建议夫妇一方为独生子女者,允许生育两个孩子,对于父母家庭养老和改变家庭人口年龄结构具重要意义。
《人民日报》理论版头条发表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全国社科规划人口学科组长、国家人口计生委专家委员田雪原的长篇文章:新中国人口政策回顾与展望。文章建议,就人口数量控制而言,可考虑三种政策选择。其一,全国不分城乡,夫妇双方均为独生子女者,一律允许生育两个孩子。这一条现在即可实施。
其二,夫妇一方为独生子女者,允许生育两个孩子,农村现在可以实施,城镇可从“十二五”开始实施。在农村,由于独生子女率较低,“一独生二”影响有限;在城镇,由于独生子女率普遍很高,夫妇一方为独生子女者比例不会很高。
其三,在有效制止三孩及以上多孩生育条件下,农村可普遍允许生育两个孩子。目前,农村实际的总和生育率仍在2.0上下,实行“限三生二”政策,生育率可大体维持在目前的水平,不会造成大幅度反弹,也不会影响2030年人口零增长目标的实现。
相关新闻:城市“双独”家庭应适当放开生二胎
据河南商报讯 昨天,商报刊发“只生一个好,可不可以变变了”一稿后,引起社会各界热议。
此建议得到全国政协委员的认同,建议对于城市“双独”家庭,应考虑适度放开生二胎。
独生子女家庭父母的养老问题,也引起了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的关注。
目前,城市里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从国家提倡“只生一个孩子”开始,已经30年过去了。第一批独生子女已经步入婚姻,开始面对父母的养老问题。
“一对独生子女夫妻要养4个老人,1个孩子,压力大,负担重。”全国政协委员王超斌认为,“421”家庭结构模式是一种畸形结构,人口老龄化已成为中国需要直面的一大难题。
在全国其他省市,如果夫妻双方都是独生子女,可以生二胎,但在河南这个政策一直没放开。王超斌认为,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是个好政策,但在城市教育、卫生等社会基础设施能跟得上的情况下,也可考虑适当放开二胎政策,以减轻城市独生子女养老的压力。 :)
页:
[1]